网络企业奔上市 上市公司奔网络


记者李冬梅

  近来,互联网经济呈现两大热门:网络企业忙着上市,而上市公司又忙着涉足网络。

  网络企业奔上市

  从目前的情况看,今年很可能是互联网企业的“上市之年”,国内有不下20个网络公司打算批量上市。除了直奔美国纳斯达克的搜狐、亚信,还有去香港二板市场的8848、实华开、找到啦、亿唐、易趣、焦点、阿里巴巴、雅宝、中国经济信息网、招银电子网络、和讯中金网、瀛海威、中国互联网、易龙、美国商务网“相约中国”、联想网络等网站。可以说,没有上市打算的网站少之又少。

  准备上市的网络企业中,有风险投资背景的占大多数。国内第一家成功引入风险基金的搜狐公司,于今年2月4日向纳斯达克提交了一份招股说明书。阿里巴巴网站1月中旬在香港接受了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后,上市步伐明显加快。联通实华开前不久完成了900万美元的融资,中西结合的管理团队去年底亮相。有消息说,实华开不久将在纳斯达克挂牌。

  政府背景的互联网企业也要出发。1月底,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正在考虑将其“招银电子网络”进行境外上市的可能性。据悉,一旦有关部门批准,该行将会选择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力争今年内完成。成立于1996年12月的中国经济信息网,也计划8个月内在纳斯达克上市。

  此外,亿唐、易趣、焦点、雅宝、和讯中金网、Chinaren(中国人)、美国商务网“相约中国”等网站,也可能在年内上市。

  不管上市是不是最终目的,这一现象标志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真正到了等待兑现的关键时刻。无论是早就扬名的“传统互联网公司”,还是才崭露头角的“网上新生代”,第一次排成整整齐齐的产业队列,开始接受资本市场的检阅。

  上市公司奔网络

  与此同时,由于网络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涉足网络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1月至12月,有近30家公司进入网络业。而今年以来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已有30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自己的“触网”动态,尤其是近几日,每天都会有1至2家公司宣布入网。

  据了解,上市公司纷纷进军网络业,一方面是看中了中国网络产业极其诱人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也与去年以来网络概念股的持续走强有关。从“触网”内容来看,电子商务成为近来上市公司的“触网”热点,有80%以上的企业准备在该领域一展身手,开展各类网上贸易。

  涉足电子商务给上市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既诱人又难以预测的想像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从“触网”进程来看,有60%左右的公司还处于观望和试探性阶段,尚未具体实施。如有的公司仅仅在自己的经营范围里加入了电子商务、网络工程等项目;有的公司所做的也仅仅是搭建一个网上平台,属于投石问路。

  因为在现阶段,上市公司从事电子商务至少还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受制于观念转变和网民消费能力的提高。我国网民中,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能力一般,而传统消费市场的主流消费阶层又因观念问题,不愿在网上购物。在大部分人看来,网上购物并不方便,而且价格上也不及大商场、仓储式超市实惠。如何克服自身在营销上的缺陷,解决送货、支付等问题,是网上销售所要冲破的发展“瓶颈”。而网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又是促进电子商务热起来的主要外因。二是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形成。由于支付安全性、送货等问题,我国的电子商务与国外成熟的做法还有相当的距离。网上持卡交易远未普及。网上浏览、网下交易,或网上订货、网下支付,都使得电子商务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如此折腾也就容易使消费者对网上购物的兴趣大减,使网站经营长期难以谋得规模效益。

  触网更需防风险

  但是,市场上也逐渐开始出现一些真正进入实质性阶段的“触网”公司,这些公司已不仅仅局限于建设一个网站,搭建一个平台,而把大力气花在整个网络体系的构建之上,它们之中,有些已经有了一定的网络经营经验,有些原本属于传统产业,有着较完善的有形物流网络,“触网”可以与原有业务相互促进;还有的有着强大的资金优势,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在网络领域携手前进。

  业内人士指出,网络产业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已经超出了传统的高科技产业的概念,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的产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不能以传统的投资理念来看待网络概念股。但是,网络业中存在的巨大风险也不容忽视,大浪淘沙,潮起潮落,由于自身实力、经营理念、运作方式的不同,“触网”公司也必将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