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网络经济的来临,中国国内不少从事资讯科技的企业都如饥似渴的寻求融资途径,与此同时,大量国内外的风险投资基金公司亦到处寻求合适的投资对象,两方面原本是不谋而合,但事实上,不少企业抱怨找不到资金,投资公司也抱怨坐拥资金没处投放,究其原因,相信是需要资金的企业本身管理质素欠佳,难获风险投资公司的垂青。
加拿大多伦多股票交易所董事丁大卫直言,中国国内虽然有很多资讯科技公司,但从外资的角度看来,真正值得投资的公司却是少之又少。业内投资人士普遍认为,一直以来,国内企业存在总经理“一言堂”以及财务不健全的问题,很少企业严格遵守企业规管制度及按财务规则办事,同时缺乏制衡制约的机制。而稍早前已有报导说,有关当局对100家国有企业进行的财务表抽查,发现十之八九的企业报表资料有虚报成份,令不少风险投资公司却步。
除了企业本身质素欠完善,收支相差太远也是难以吸引风险投资公司的原因。目前如果按国外的破产标准法去评估,绝大多数的中国境内企业都会因为缺乏资金需要倒闭。缺乏实质业务的企业,目前只能靠投资公司的注资来续命,否则的话,公司很早便倒闭。然而,即如之前中国国内最大的网络公司获风险投资公司的青睐,尽管获取数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但由于企业没有自身的造血机能,完全靠别人输血维持生存,再加上资金後劲不继,最终也难逃在市场上汰弱留强的命运。
好像自90年代初起,到美国纽约交易所以预托证券(或称存托凭证,ADR)等方式挂牌的20多家中国企业,至今,真正能取得最後成功,後续资金源源不断的毕竞是少数。像广深铁路、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及上海石化等,起初到纽约挂牌,国际投资者都被中国这股巨大的市场潜力魅力吸引,纷纷抢购这类股票,但日子久了,这些公司的业绩离当初投资者的期望相差甚远,而投资者的热情淡化,放弃继续追棒,有关公司的股价也大幅回落。这些事实反映出,公司没有良好的经营状况,而管理水平又偏低的话,纵然是上市公司,并在中国有强大後台,也未必能获投资基金的注资,何况新近兴起、规模细小、且名不见经传的资讯科技型公司。
虽然与中国国内科技企业比较,美国的科技企业的收支差距尚且不大,它们要在短期内嬴取投资者的青睐实不困难。但专门研究网络公司发展的咨询公司GartnerGroup曾预测,在市场竞争和考验下,美国75%的现今电子商务公司未来将不复存在。美国科技公司尚且无法生存,那麽,网络经济市场尚不完善的中国,企业倒闭情况预料会更为严重。新浪网创办人王志东较早前预测,中国在未来一、两年内将有五成以上的网络公司不能生存,而不少业界人士相信情况将较他的预期更严重。
另外,中国国内尚未成熟的互联网市场,也令投资基金公司对於注资到一些新兴资讯科技公司,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活动运行工具,虽然带给一些公司很高的效益和运作速度,但严格来说,目前中国的网络经济作为消费市场几乎未真正建立起来的,网上消费对普罗大众而言,只是一个概念而言。现时在访问网站和浏览网上资讯仍属免费的情况下,尚能维持一定的浏览人次,但如果浏览改为收费,用来增加网站经营者的收入,减少赤字或亏损,相信访问网站人数肯定大减。而在现时收支极度不平衡的情况下,对大部份互联网公司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嬴利几乎是不可能的。
资讯科技企业是近两三年才开始在资本市场受到宠爱,受到不少投资者捧,亦被舆论炒得热烘烘,不过,这些公司当中,
大都亏损严重,极需要资金注入。而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国内家不少网络公司都邀请过风险投资公司注资入股,但注资真正得到落实的却没有几家。而另一方面,国外资本市场及国内的投资基金公司准备投向国内企业的资金实在很多,却苦於找不到符合投资条件的理想对象。要解决这个问题,便需要先改善国内资讯科技企业的素质,这个当然得靠这等企业和整个行业的自身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