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1999


   阿里巴巴:芝麻开门吧

  阿里巴巴见诸报端的频率远小于很多网站,但是,它的模式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知名度也因此而不断上涨。也许是因为网站取了一个象征财富的名字吧,靠很少一点钱起家的阿里巴巴如今正像那个传说里的主人翁那样站在了满是财富的山洞前。

  1999年3月,被很多外国人称作“中国互联网之父”的马云80万元人民币起家创办阿里巴巴网站(www.alibaba.com),这是一个为全球商人提供即时买卖信息服务的B To B模式网站。不到半年,阿里巴巴便引起美国风险投资界的广泛关注,阿里巴巴模式亦开始被称作互联网商务的第四种模式。

  阿里巴巴如今已经得到了世界第一流高科技投资公司的投资,而马云透露,阿里巴巴曾经拒绝了大约40多家世界各国风险投资公司。阿里巴巴原计划从1999年9月开始接受风险投资,但从4月开始,许多风险投资家便接踵而至。7月份,马云访问了美国硅谷,在硅谷掀起了一个阿里巴巴浪潮,据说一个星期内就有20多家风险投资商来跟他接触。

  阿里巴巴第一轮融资的队伍主要有五家。第一是高盛,是全球排行第一的风险投资商,高盛在亚洲是第一次作为投资牵头人投资互联网创新公司。第二家投资商Fidelity,是全球最大的共同基金,旗下资金达到1兆美元。第三家阿里巴巴选择了亚洲的第一大风险投资商汇亚,阿里巴巴得到的第一笔风险投资即来自该公司。在欧洲,阿里巴巴选择了曾经投资了爱立信和ABB整个系统的Invest AB,在新加坡则选择了目前在亚洲最活跃的风险资金TDF。至今还令马云最感到骄傲的一点是,阿里巴巴不但融到世界上第一流公司的资金,而且他们所有的商业计划书,全部都是资本家们代劳的,这也是在IT业界很少看到的现象,据说有的风险投资家甚至还对向阿里巴巴投资数额过小耿耿于怀。

  在一些观察家眼里,阿里巴巴之所以受到众多风险投资商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这些风险投资商对于阿里巴巴模式的认可。当然,马云在海外的知名度也为阿里巴巴的顺利融资增加了砝码。

  国中网:打出中国牌

  1999年7月13日,成立于1995年的国中网(China.com)在NASDAQ以China为代号成功上市。在人们的预测中,国内有可能在NASDAQ抢先上市的ICP无非只有新浪或搜狐,因此国中网上市的消息多少让人感到有些意外。而实际上在此之前,国中网香港总部已在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成功融资,股东有十几家,已经为其上市作好了准备。

  国中网的这次上市在其2096万股的总股本中,上市发行量为420万股,每股发行价为20美元。股票发行当天的收盘价为每股67美元,是其发行价的3倍多,其后一段时间曾经出现波动,最高时股价曾一度飚升至上百美元。

  国中网的成功上市被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得益于其打出的“中国牌”,另一方面,这与国中网的国际化背景不无关系。国中网最早的合作伙伴包括新华社香港分社以及法新社、路透社等世界知名机构,而国中网在1997年委托美林证券成功地进行了2000万美元的融资后,具备了快速扩张的能力。国中网能够成功在NASDAQ上市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它在上市前拉来了在线广告网络亚洲24/7媒体和AOL作为自己的股东,借靠AOL在全球的影响,国中网使得投资者更为相信AOL作为一个极为成功的互联网公司所具有的投资眼光,当然,AOL同时也正在努力进入亚太市场。收购香港市场国中网的股份,对于双方恰恰是一个双赢的协议。所以,除了国中网打出的“中国网络”概念牌之外,这些优势都是国内其它ICP们难以具备和获取的。目前,新华社香港分社仍占国中网18%左右的股份,而AOL则占有国中网10%的股份。

  美国及欧洲投资者对拥有良好的国际化经营背景的国中网的信任,更是体现在对其股票的发行定价上。据报道国中网的上市发行价最初只定在每股14至16美元,但在国中网的CEO Peter Yip、COO Peter Hamilton和CFO David Kim作了为期两周的环球Road Show并会见了100多个投资商之后,终于获得了投资商们50倍以上的超额认购,所以发行价才涨满到每股2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