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通:谙透融资经
提到美通就会提到王维嘉,可以说美通的知名与王维嘉的个人魅力无法分开。这个在中国插过队、念过书,后来在硅谷创业的陕西人在中国的风险投资业算得上一位名人。
王维嘉的美通公司创办于1994年。受到硅谷的运行机制和成功经验的影响,王维嘉深谙融资的秘诀,他曾经说:“对于创业者来说,熟悉和了解风险资本家及其运作模式是融资成功的一个关键前提。除此之外,创业者在与风险资本家接触的过程中,还必须有专业化的表现和足够的个性上的坚韧性。”
1994年7月,王维嘉从MK Global和Tong Yang Ventures两家风险投资公司得到了第一笔总额为2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王维嘉也由此成为大陆赴美华人中获得风险投资青睐的第一人。
第一次融资的成功,不但使王维嘉顺利地开始了他的创业冒险活动,也使他了解了整个风险投资运作的机理,他后来的三次融资也因此而一帆风顺。1995年,王维嘉从International
Venture Partners和Alpine Ventures等风险投资公司成功融资700万美元;1997年从IDG
和W.I.Harper等风险投资公司成功融资900万美元;1999年3月,他又从Intel公司成功融资1200万美元。前后四次融资,王维嘉从多达7家风险投资公司总计融入资金3000万美元。这个数额,在大陆赴美的华人圈里已经是最大的一笔了。
四次成功的融资经历,王维嘉在融资问题上积累下大量的经验,他的融资经总结下来大概有三条。首先是要多谈几家,在几家之间进行比较选择;第二是要选择一个好的投资人,一个有着丰富行业投资经验的投资人;第三,要时刻保持冷静和作最坏打算,因为只要钱还未兑现,就始终有变化的可能。
王维嘉非常强调人的作用,他深刻意识到在美通这样一个高科技企业里,人的智力和创新能力乃是至关重要的生产因素,在美通公司,每一个雇员从副总裁一直到秘书都享有股票期权(Stock
Option),王维嘉认为,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机制,硅谷的企业才能够把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智力的发挥推进到极限,而他的美通公司也正是这样一个企业。
高交会:上演群英会
1999年10月5日至10日,由外经贸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中国科学院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行,这是继上海《财富》论坛之后的又一件大事,深圳市也因此再次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
这是一次高新技术成果的展示会,也是风险投资业人士的一次盛会。其间,由大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论坛”反响强烈,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教授Amartya
Sen、NASDAQ纽约总部副总裁Robert Power以及众多的国内外风险投资家都先后到会演讲。另外,在由深圳盛润网络系统有限公司承办的高交会专题报告会“资本市场与高科技发展及相关问题”论坛上,英特尔公司的风险投资机构、荷银投资亚洲有限公司、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新加坡国家科技局等就“如何成功取得风险资本”等主题与到会者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成功研讨。
10月7日,深圳市赛博韦尔软件产业园有限公司举办了“赛博韦尔中国信息产业投资国际圆桌会议”,海内外企业界共2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Dynamics
Technology总裁Denny Ko、Gerard Klayer Mattison & Co.副总裁Robert Harow、Cyber
City Group董事长Simon Jiang、China.com董事会主席钱果丰等分别到会并作了专题报告以及风险投资成功案例解析。会议举办当天,深圳赛博韦尔软件园与上海浦东软件园、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以及西安软件园等国内10家软件园还集体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据统计,参加本次高交会的2600余家企业中,有100多家风险投资商引人注目:美国的IDG、华登国际、赛博基金,日本的野村基金,欧洲的霸菱投资,香港的苏伊士亚洲和上实—所罗门……此外还有国内的深圳高新投、浦东科创、中科融等。在这次高新技术盛会上,他们准备了200多个亿的投资金额,不仅设了展台,还派出了大量的“项目探子”,去捕捉合适的投资项目。没有人怀疑,看好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风险投资商们云集深圳高交会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