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营报》创刊于1985年1月,原名《专业户经营报》、《中国农村经营报》,1989年1月由薄一波同志题写报名,正式更名为《中国经营报》。
《中国经营报》诞生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初,在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始终坚持“为改革开放鼓与呼,为实践者出谋划策”的办报方针,目前已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财经类报刊市场上深具影响力的“强势”报纸。
《中国经营报》关注微观经营行为、重视市场运作,倡导“为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市场竞争有序化的追求者服务”,并以此为宗旨,尊重市场规律,关注读者需求。
注重时效、鼓励竞争、提倡协作、不保护落后是报社奉行的管理原则。报社所有人员一律实行任期目标聘任制。力争使每个同志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1994年《中国经营报》由对开4版扩为对开8版,在内容上作了新的调整,力争在容量扩大的情况下使之更适合经营者的实际需要。1996年初《中国经营报》又扩为16个版。由于发行、广告两方面的发展需求,1997年《中国经营报》扩为24个版,去掉了设置不明确的版面,压缩了文化副刊的版面,增加了介绍企业生存环境与企业动态的版面;这些版面的调整与增加,主要是考虑满足读者的读报需求,是对发行量的考虑。同时,为了吸纳广告,报纸新增了“物业”、“汽车”、“电脑”、“通讯”等版面。2000年,报纸再次调整,确立为八大板块,即“新闻”、“专题”、“企业”、“新IT”、“产业”、“商务”、“广告”、“财经”,其中包括“综合新闻”、“国际新闻”、“热点三人行”、“经济观察”、“与老板对话”、“营销新知”、“企业管理”、“营销实战”、“新通讯”、“网络”、“电脑”、“热点分析”、“家电”、“汽车”、“e商务”、“市场调查”、“财经报道”等。并成功地进行了新一期周刊的试刊工作。2001年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财经热的特征,《中国经营报》成功地进行了报纸刊期的加密工作。特别奉献给读者的新周刊为每周四出版的《中国经营报·财金周刊》(已于当年8月9日起改为《金周刊》),对开16-24版。本报2002年每周出报超过60个版,其中周一刊36版,周四刊24版。
《中国经营报》的读者以男性为主占86.6%,平均年龄28.6岁,77.8%的读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六成以上的读者为企业界人士。
《中国经营报》的发行依托北京、辐射全国,发行网络遍布大陆所有省市区。是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发行的经济类大报。目前周二刊发行超过30万份,周四超过18万份。
|